入寺法式(二)

时间:2015-08-07来源:平兴寺 作者:网络 点击:
今天我们为了学得更好,我们先念诵一遍《心经》,然后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再念佛陀的"略教诫",大家先合掌。 《心经》(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略教
 今天我们为了学得更好,我们先念诵一遍《心经》,然后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再念佛陀的“略教诫”,大家先合掌。
 《心经》(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略教诫》: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大家请放掌。
         我们在学习之前先念《心经》的意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赞叹佛陀,因为佛陀出现世间,说的最殊胜的法就是缘起法,而《心经》就讲缘起性空的道理。《心经》是佛法的精髓,它揭示了世间的苦的真相,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珍贵的道理,揭示了世间苦的真相。我们用念《心经》的方式来赞叹佛陀,可以说这种方式是对佛陀最崇高的赞叹,由这种赞叹而生起的功德是最大的。
         既然佛陀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我们称他为世尊,世间最珍贵的。因为他具备功德,具备世间其他的人都不具备的功德,什么功德呢?就是《心经》里边所揭示的功德。因为他具备这样不共的功德,所以我们才一心的皈依,把他作为我们生命中最终的依祜主。 所以我们佛弟子不是平白无故的去皈依一个对境的:因为这个对境他具备不共的功德,他真的能够解决我们苦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把他作为我们最究竟的皈依。所以我们念诵《心经》一遍以后,然后才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皈依是这样的。
         我们既然一心皈投和依靠佛陀了,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依教奉行。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是念诵佛陀的《略教诫》,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这个世间的,和他有缘的这些弟子讲的《略教诫》。就是把佛陀讲的很多教诫集中起来,就是这个《略教诫》,就是精要部分。
         “善护于口言”。第一句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小心。口业这个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略知因果的佛弟子,别说因果知道得已经很透的,就是稍微表面上了解因果的话,也知道这个口业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佛陀第一个教诫就叮嘱我们,一定要善护于口言,说话一定要小心。一定要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再接下来“自净其志意”。不仅我们口不说不该说的话,而且心要保持清净。真正的清净是远离染污的,是无我的,证得无我的一种境界,这真是清净。“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接下来,我们的身体也不要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因为身业的果报也是非常可怕的。严重的身业是什么?杀、盗、淫。严重的这三种身业的话,会直接让我们堕入恶趣。所以呢,佛陀告诉我们第三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身莫作诸恶”,千万不要做。
         “此三业道净”。身口意三,这是三业道。如果这三个业道能够清净了,“此三业道净”,如果能得如是行的话,你能够如理的这样的去做的话——
         “是大仙人道”。这个大仙人在这里面的意思就是佛,能够成就佛道。佛道是什么?就是让我们身口意清净,由染污变得清净,这就是佛道。很直接很了当的就告诉我们什么叫修行,怎么成佛:只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了,真正的清净了,就成佛了。
         所以由这个《略教诫》就告诉我们,佛法是重在行。要落实,不重在单说理论的这种玄谈,谈半天不去落实没有用。因为只有落实下去,我们的这个烦恼习气,贪嗔痴——才得以对治,如果不落实的话,这个习气是改变不了的。
         所以我们前面,为了我们接下来的学习能够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先念诵一遍《心经》,接下来皈依,再接下当然要依教奉行。

         那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今天的学习了。我们学的这个法呢,就是《入寺法式》,也是直接的修行法门,直接的修行法门,不绕圈子。就是告诉你到寺院里来,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不讲太多的道理。所以这个法呢,其实是很珍贵的。
         昨天我们讲的内容我们回忆一下,昨天讲到这个《入寺法式》的来源,是来源于弘一大师晚年作的《南山律在家备览》。《南山律在家备览》来源于唐代的南山大师的《三大部》,从里面集出来的。那南山大师这个《三大部》从哪里来的?是直接从佛陀的清净的教法里边等流出来的。所以这个法的来源是清净的,这个不用担心,这不是后人自己随便乱造的。来源清净,你不用担心。 再接下来这个内容如何呢?尽管它来源清净了,内容和我们当下相应不相应,对不对机?昨天我们略略也谈了很对机。我们现在在寺院里念佛,打佛七,念阿弥陀佛。我们每天是共修,是作为正修的,是共修。大家一起念是共修,我们算起来一天共修的时间是八个小时,我们在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属于正修了。我们正修是念持名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一天之中我们有多少小时?一天之中有二十四小时,对吧。那这个八小时占一天二十四小时里边多少?三分之一。如果我们在这三分之一,八小时内都很努力的念佛,很努力的精进,而念完以后接下来的十六小时,十六小时都在放逸,都在不如法中度过,那这两种比起来的话,哪个力量强?那肯定十六小时的力量要强过八小时的力量,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接下来念完以后,正修中间,比如今天我们正修完八小时,到第二天正修,或者是每一坐正修之间,这一段未修之间,未修中间这一段,自己如法不如法,这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为什么呢?如果未修中间你放逸,或者在寺院里住的不如法,那你尽管正修的时候很努力去修,结果就会收获甚微。为什么?都被接下来的未修中间这段放逸所破坏掉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所以未修中间如何让我们如法,这个就变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是为了保护我们正修的那个功德不漏失。
         这个《入寺法式》它就属于这个未修中间的法类。所以由这一点我们就看出,《入寺法式》这个法,对于我们保证正修的时候这个持名念佛的功德不漏失,就变得很重要。而且目前我们大部分在家居士来到寺院里,基本上对这个“如何在寺院里如法的住”并不重视。甚至在家里放逸的,来到寺院里照样放逸;甚至在家里不敢放逸的,也跑到寺院里来放逸。为什么?在家里有人管,跑到寺院里来师父们都很慈悲,这一下子就解放了,是这样的。所以如何在寺院里如理的安住,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否则的话,你很努力的去正修的时候,所得到的功德,就会被接下来的这个不如法的、这个未修中间的这些造作所破坏无余了。
         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个法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神来,以欢喜心来学习,千万不能认为“这个法这么简单……这个没什么……这个有什么好学的,无非就是一些规矩,我规矩早就懂了……”如果你起了这样的心,我建议你马上要忏悔。你规矩懂了是好的,但是你落实了吗?你没落实下去。没有落实是没有用的。所以呢我们一定要以欢喜心,全力以赴来学习这个法门。
         再有第二方面,这个法是对我们是对机的,而且非常重要。这两方面,昨天我们说的,我们再回忆一下。 这个《入寺法式》前面的一个序文,我们昨天也学了,就是一个总序,一个小序。这个小序的重点有两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寺院到底是干什么的?寺院到底它在起什么样的功能,在社会上?我们回忆下,什么样的功能呢?记住八个字:“息心静默,轨法施训”。这就是寺院它的功能。“息心静默,轨法施训”。“息心静默”显现的是住在这个寺院里边的,或者是进入这样寺院的人,都要求你要息下来,安静下来。静默,少说话,保持安静,这是白话的解释。 进入这样寺院的人,都要求你要息下来,安静下来。静默,少说话,保持安静。为什么呢?它是修行的场所。修行的场所如何表现?就是刚才的《略教诫》:“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寺院里边就是干这个的。所以呢,进入寺院不要像赶集一样的吵吵闹闹。为什么昨天我们说在家的没有修养?寺院里住了几百人,很多人进来,好像没人一样,听不到声音。我们出家人住在一起没声音。在家人一进来,还没进来多少,就像赶集一样,吵吵闹闹,吵吵嚷嚷,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实说的你看有用吗?都没用。大家想一想,你为什么不能保持安静?对吧?
         再有一个,进入殿堂,门口上明明写着“关闭手机”,而且我们师父还一再的提醒要关闭手机,到时还要响。对吧?是不是这样的?这直接的表现了——当然更深层的这个内涵还有嘞,这是指表面的现象。更深层的,大家我们下面的学习再去观察,“息心静默”。
         “轨法施训”。寺院是教育在家人的,教育的对境是从下至乞丐上至国王。当然中间一大堆,那就是你去想咯。教育的对境就是下至乞丐上至国王,当然能不能接受教育,那就看他的福报大小咯。福报直接显现在他有没有智慧。这个轨法的意思,我们再回忆一下:这个“轨法”的意思就是说——世间它是都有法度的,一个国家它有法度,一个小单位它有法度,一个家庭它也有法度,也有家规。如果小的家庭乱了,再大一点单位乱了,再大一点一个国家乱了,但是这个主管的人,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一筹莫展。也就是说世间的法度乱了,那该什么办呢?要到寺院里去问,世间真正地法度是在寺院里边,世间真正如理运行的法度是在寺院里边,这就是这个“轨法施训”的意思。 “训”,就是训导,你把这个事情搞乱了,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那当然进到寺院里边,师父要告诉你,这个应该要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好了,你明白了,然后再去搞,就可以了。寺院是有这样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世间其他的场所不能取代的。所以寺院是这个世间的皈依处,也就是这个世间,这个染污的世间、这个五浊恶世的世间里边,佛陀用方便善巧,开辟出来的一块净土。
         所以我们昨天也谈了一个观念:如果你对现在的寺院没有信心,甚至还认为“我在家里就可以了,不用在寺院,寺院里还不如我的家”,而且还口口声声的还想往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基本的皈依都没有。是这样的。因为寺院在这个世间代表的是佛陀,所以呢,对寺院的功能的认识啊,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对这八个字一定要记在心里边。我再说一遍:“息心静默,轨法施训”,八个字,这是个寺院的功能。 不管从它的自体功能,它的体性就是“息心静默”,显现出来的用就是“轨法施训”——它的体是“息心静默”,然后展现出来的用就是“轨法施训”,教导世间人。这是昨天的一个内容。 再有一个,既然有这样的功能,既然具备这样功能的一个场所,进入这个场所的时候,当然就要有它特定的轨度。这是昨天陈述的第二个重点。寺院的功能了解了,它的体性和功能了解了,那么进入这样的一个场所,那些轨度就当然不同于世间的场所了。到了寺院,你就不应该以世间的那种漏染的心、烦恼心和这种轻慢心而进入。所以,大师又用反问句:“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来提醒我们。好,这就是我们对昨天的内容的一个回顾。

         今天我们就接着往下。接下的正文一共分了两章,第一章就是“中国旧法”,第二章是“今师要术”。
         首先第一章“中国旧法”。“中国”是指——我们昨天也说了,我们再重复一遍——“中国”是指印度。当然过去的印度的版图是很大的,现在比如说尼泊尔,其实原来都在印度,现在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国家了。原来印度的版图是很大的,有天竺啊等等,是很大的一个版图。基本上那个印度半岛都属于印度的范畴内。 它为什么叫“中国”呢?因为佛是在那个国度示现。佛成道的菩提座,金刚座,就在印度。所以那是世界的中心,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叫“中国”。“中国”,简单的意思就是佛陀在那里成就,成道的地方,就是金刚座在那个地方,所以它叫“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国”的意思是这样的。 然后,这个法是属于“中国”的“旧法”。这个“旧法”指当时祇洹精舍的法。祇洹精舍当时是一个寺院——佛在世的时候,这些在家人、信众进入寺院的时候,他的轨度是什么——是旧法。我们学习这个法的目的,就是我们通过了解、学习以后,对照一下我们现在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找到差距,知道自己差在什么地方。知道差距有什么好处?知道差距我们才会进步。否则,不知差距的话,我们有一些在家的同修,还认为自己在家里已经修的很好的了,甚至来到寺院里就是和师父来比的:“你看我念佛比你念得还好”,对吧?“你看你们还不想念”,“你看我们念的多精进”……就是和师父比赛。谈持戒也是“你看我在寺院里持戒多清净,你看你们还不如我”……所以我们如果不学习这个“旧法”,也就是这个法度的源头——真正到寺院里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真正的居士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这个标准不了解的话,我们就会怎么样?——你会自己稍微有点什么就会找不着北。尤其在家人。所以我们了解这个旧法的目的,就是对照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找到自己的差距。找到差距以后才会有机会进步,这真的很重要吧?
         所以这个“中国旧法”呢,就是分了两科:第一科就是“入寺法”——进入寺院该怎么进入?是不是像你想的,大摇大摆的走进来,然后开着车横冲直撞的就冲进来了?还是怎么进入?其实进入世间的一个随便的单位的话,也不是说大摇大摆走进来,也不是说很随便进来。也得跟看门的说一声,然后“我要进去干什么”……如果你好像是旁若无人的闯进去,那个看门的都会叫住你:“停!你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进入寺院它是有法度的。在第二部分就是“出寺法”——你进入以后,你进去是不是就不出去了?如果不出去当然很好了,那就出家了。不出去那就出家嘛,对吧。其实不出家,你长期的住在寺院里,你说我现在暂时的福报不够,暂时的住在寺院里,就是我一直承事三宝,那也是令师父赞叹的。当然那和出家呢……也可以说也是希求出家的一种做法的。所以一般而言除此之外呢,那肯定你进来以后还要出去。 出寺院有出寺院的法度,不是扬长而去,也不是这样的。它有它的法度。
         所以这第一章就是“中国旧法”,分了这两大科:“入寺法”和“出寺法”。 
         第一科。首先第一科“入寺法”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清信士法”,第二科是“清信女法”。清信士是谁啊?就是男居士。为什么用“清信”来描述?什么叫居士?居士是他具备清净信心的才叫居士。清净信心,不是染污的啊。清信士就是指男居士,清信女就是女居士。有这两个法。这两科就表现出,男居士和女居士在寺院里是不一样的。法度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
         再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一科,就是“清信士法”。清信士法呢,又分了两小科,第一小科就是“示正法”——你应该怎么做;第二科就是“斥非法”——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告诉你。两科啊,首先第一科:在寺院里边,应该怎么正确的做,就是这个清信士。男居士在寺院里边应该怎么做。这个当然就是对男众道场了;如果女众道场呢,那就反过来。这个地方直接讲的是进入男众道场里边,男居士应该注意什么;女众进入男众道场,女众应该注意什么。这个原则清楚了,那反过去你以后有因缘进入女众道场,那当然反过来就对了。这个大家注意啊。 这个第一科“示正法”,又分了三科来讲:第一科,是在讲“礼敬舍恶等法”——进入寺院的话,应该礼敬。如何礼敬,哪些恶法我们该遮止的,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呢,是在讲“想念慎护等法”——心如何的保护,你的心应该如何保护,应该如何的谨慎提防,也就是如何用心。这是第二科要告诉我们的。第三科就是,如果有因缘,你像我们现在参加共修啊,打佛七,就是住在寺院里的。如果有因缘住在寺院里,应该注意什么。你看这个很重要了。就是分这三科。我们接下来就一科一科的来看。 第一科,“礼敬舍恶等法”。我先读一下这个文,大家可以听一下:“今依祇洹旧法出。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好,这是第一科。 礼敬舍恶等法。南山大师是这样教诫我们的。在这段教诫文里边,又分了五小科,首先第一科:是入寺门应该怎么入。是讲入寺门的两拜,它是总礼三宝。这个文是这么说的:“中国士民”也就是当时印度那些男居士,那些清信士,他们进入祇洹精舍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他进入寺门的时候,一来到寺院的门外,这寺院的大门外,一个居士的话,先“整服”——穿上很整齐的衣服,然后呢,先顶礼一拜——“整服一拜”。在寺门外顶礼一拜。这什么意思呢?是总礼佛法僧三宝。所以你在寺门外“理服”,整理好衣服——有海青的穿上——在寺门外,然后在你礼一拜的时候,心里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总礼三宝。入了大门以后,“再礼一拜”。也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总礼三宝啊。 然后礼完以后,是“安详直进”,非常安详的。为什么还安详啊?——可到家了。那个后边那个家是火宅啊,来到寺院里,“可到家了”。所以才“安详直进”。大家能体会吧。这是总礼三宝,真正的具备皈依的居士应该是这样子。 “不得左右顾眄”。“不得左右顾眄”是什么意思?东看看,西瞧瞧,这是“左右顾眄”。“安详直进”,不能这样子。应该低着头,如果我们仔细体会的话,还得猫着腰,合着掌。是这样的安详直进——“可到家了”,是这样的。
         接下来第二科就是礼佛。进入寺院以后第一步是礼佛。文是怎么说的?“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到大雄宝殿,礼三拜佛,那肯定是“皈依佛,皈依佛,皈依佛”。礼佛。专门礼佛三拜。礼完了以后呢,“围绕三匝”绕佛三匝,绕佛三圈。然后呢?“呗赞三契”赞叹佛。赞叹佛的偈颂很多“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是吧?赞叹佛的偈颂很多了。然后赞叹,或者念佛的名号,这都是赞叹佛。“如来、应供、正遍知……”各种名号,都是赞叹佛。 然后忆念佛的功德,就是“绕佛三匝,呗赞三契”,赞叹佛。如果你会唱赞的话,拜完佛以后,你可以唱炉香赞,炉香赞就是赞叹佛的。我们有很多的在家同修,其实炉香赞唱的很好的了,你可以唱炉香赞。围绕佛,来赞佛,三遍:绕三匝,赞三遍。你说这样有什么好处,你来寺院不是为了修行,来积集功德的吗?对吧?再有一个你见到父母了——佛陀是我们的父母,皈救处——你当然要先赞叹:围绕着,像孩子一样绕着父母转圈,欢喜赞叹。下边有一个小注,就是南山大师有个小注,特别叮咛我们:“若未见佛供养”呢——如果我们进到寺院里边,还没有见到佛供养的话,还没有顶礼佛,还没有绕佛三匝、呗赞三契的话,如果设见众僧,见到我们出家人、出家师父呢?不先与语。不要先跟他们讲话。有主次之分,要“不先与语”,这是祖师大德在小注里边特别叮咛我们的。
         再接下来第三点。佛是礼完了,礼完佛该怎么办呢?“礼佛已”,这时候,方至僧房户外,才到出家的师父住的地方外边礼一拜,才礼僧。礼僧,礼一拜,这是总礼了:总礼僧一拜。然后再入见上座。我们出家人里面有上下座了,上下座就是根据出家的时间早晚,这样排的上下座。出家时间长的那是属于上座,这是次第法。然后呢,“先见上座,次第至下”:按照次第,上中下座次第各礼一拜。这是对人了,各礼一拜。好,这是礼完僧了。
         第四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小心。“诫守慎”。哪些地方该小心呢?这个文说:“若见是非之事”,前面你已经总礼三宝,已经“安详直进了”。安详直进以后呢,先礼佛了,进入寺院先礼佛;也赞叹供养完了;然后呢又礼僧。也礼完了;再接下来,我们就很容易产生的问题。就可能看很多是非出来。因为我们出家人也是从社会的各个角落来的,对吧?出家的时间有长短的不同。所以第四点就特别告诉我们、叮咛我们“若见是非之事”——你比如说进到寺院,看到两个师父总在吵架,“哎哟,你看,你看他们在寺院还吵架!哎呀,还不如我,真没修养!还说我没修养,你看你们还吵架……”。你搞不好,你还讥诃…… 有的居士可能自己的儿子在这个寺院里出家——那就更不得了。可能搞不好,还会大显自己,在家里那个家长的那套家长作风,也会跑到寺院里面来显一显“你这怎么搞的?来出家还这样子……”你不知道,他已经是师父嘞。他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好像还是在家里,是你的儿子。这个出家了,一旦他出家现了僧相,他就不单单属于你个人的。在家是你们两个人的儿子,一出家他就属于所有的众生。在家里,他可能只服务你两个人;他出家,意味着就是服务所有的人。所以你就不能把家里那一套家长作风,带到寺院里边——所以你见到是非之事,就不得讥诃——你没资格了,你讥诃什么东西?
          大师又提醒我们了:“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如果你忍不住,还要发言嫌责,说东道西:这是我们的毛病。尤其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毛病更严重。所以我们的本师在《略教诫》里面特别提醒我们,要“善护于口言”,第一句话就“善护于口言”,口言。口业最容易犯的就是,说是非。尤其可能在这个时代,比较喜欢说师父的是非——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所以呢这就是我们修行用功的地方,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忍不住自己,见不到这个过患的话,你就会怎么样?“自失善利”。自失善利——你好处得不到的。“非入寺之行”——进入寺院本来是想得到功德、忏悔业障的,结果呢,你不注意这个,反而好的没得到,结果弄了一身业障。知道的还好嘞,往往一般的还不知道,这就更可怜。 所以下边括号里边,南山大师又特别提醒我们。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呢?大师简单的给我们开示了一下里边的原因,也就是道理,大家注意听——“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阙,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诫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 这是大师慈悲,特别再有补充,对正文的一个补充。什么意思呢?“僧中亦不可识”:你不要认为你看到……你进入寺院,看到两个师父还在那吵架,那个闹着玩,打打闹闹……“这个真没修养,你看他们师父还这样子……”。你的眼睛,俗眼是看不出来的:“僧中亦不可识”。因为他和你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在家人往往用在家的标准,来衡量是非。在家的标准,你在家有标准吧?在家有没有标准?有标准。用在家的标准来衡量是是非非,所以呢,就得出你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结论。其实我们对佛法稍有闻思的佛弟子就会知道,在家的标准,是错误的。大家能体会吧?是错误的。所以才告诉我们“僧中亦不可识”。
         再接下来:“事似俗阙”。什么意思呢?好像是看起来“你看他们打打闹闹的,你看还不如我们。还骂人,你看”……“我进来呀,比如说我们进来以后啊,在寺院里想锻炼锻炼身体、做做广播体操啊,你看山上空气很好,我们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对吧?你看他们还骂我们,没修养!”这是俗阙吧?好像不如你们对吧?其实呢?“检意则殊”。他们的用心,你不知道。“检意则殊”,出家是正式修道人,你千万不可以以在家的标准,再去衡量他们的一些行为。不可以按你们那个标准去衡量他、这是大师特别叮咛我们的。为什么特别叮咛?因为我们往往很喜欢这样做,所以大师才特别叮咛我们。 “今以俗情检道”。你以俗情,俗情就是有漏的、有烦恼的。什么叫俗情?有烦恼的。就是邪知邪见了——你去“检道”,来检点这个修道人是做的对还是错,“意诫非易”——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他是示现给你看,有很多。就是用这样的一种逆行,让你看起来,好像是很不如理的一些做法,来调伏你的慢心。调伏你。再有一个,即使这个道人他示现的很如法,我们如果用烦恼的眼睛去看他,也会看得一无是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再退一步,即使他做的非常不如法——事实上非常不如法——如果我们用烦恼的眼光去看,你照样觉得“哎呀,他很如法”……是不是这样的?这就是“今以俗情检道,意诚非易”的意思。
          “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这就是过患了。如果你以这个烦恼的眼,看到了出家的师父的过失,还在那里斤斤计较的话,你肯定就会不生信心。你别说我们这些小和尚,然后做一些不如法的,可能对你们的影响尤其对大居士而言,可能影响不大。尤其一些大德善知识,因为接触多了,你看到他,“他也这样子啊”……你就是马上就没信心。不仅没信心,而且马上就会诽谤,信不信?如果你生了,便障道。“生便障道”。障什么道?障你的修行之道。修行之道是什么?你不是想出苦吗?你不是想离苦得乐吗?如果你看到师父的过失,你生不起信心,甚至诽谤的话,你的离苦得乐之道,就被你自己堵死了。所以“终无出期”——终无出期。这是大师的慈悲,特别叮咛我们,而且尤其在家众。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你进入寺院不看别的,这眼睛光给师父做裁判:“这个师父好,那个师父不好……哎呀,这个师父做的很如法。这个师父不行。这个师父应该供养,那个师父他连理都不用理他。这个太差劲了……”。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初入寺就是这样的话,就是“背僧取异”呀! “背僧取异”是什么意思?“背僧”就是你对他没信心,僧不是指个别的人,是指整个团体。只要是我们出家人,见到这个形象,你都应该对他起信心。如果你看到他有不如法的行为,你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说“哎呀,我这个业障真重。这么清净的出道人、修道人,如此清净的修道人,怎么在我这个烦恼眼里怎么看的是不如法呢?我的业障真重啊”。应该忏悔,应该呵斥自己,应该闭上眼睛,好好的忏悔。这是正确的用心。 “取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求见僧过”——你看到师父的过失,不仅不这样如理作意,而且那样想了一大堆:“哎呀,我这个白供养他了,肯定没功德。你看他这么不如法,对吧?白供养了。我看有机会得跟他要回来”……现在有这样的,有这样的。觉得自己亏了,觉得上当受骗了“哎呀,这个师父骗了我这么多钱,然后你看,结果他一点都没修行”。很后悔——这就是直接的“背僧取异”。你这样的话,“云何得作出家因缘”?这里面告诉了我们入寺的一个重点,也就是居士修行的一个重点:在家信众,修行的一个重点、中心,就是什么呢?你不管你修什么法,你不管你是按照哪个师承,什么师承的,这个传那个传,你的修行的中心要把握住:你只要是在家众,你的修行的中心一定要围绕着“我是为了积聚以后出家的资粮”。如果你修了半天,结果认为“这个出家也无所谓的了,我在家修的其实比出家还好”,肯定是走上了错路。这个地方大师为什么用问句来问“云何得作出家因缘”?就是点出了在家信众的修持的中心。 你在家修行的中心是什么?你不管你修什么法,最后一定要使自己……不断的增强自己出家的信心,不断为自己积集出家的资粮,而且不断的发愿“我以后有机会因缘具足了,我会义无反顾的出家当和尚”。这是在家信众的修持中心。 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呢?有人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就完了!——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出家?请问你,是不是出家?如果你在这个娑婆世界,都觉得“出家我看不如在家”,如果你一直抱持着这种观念的话,你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你皈依是有问题的。出家相是僧宝的代表。住持三宝里边,住持三宝的老大就是僧宝。佛陀的清净教法得以延续的,就赖于僧宝,是这样的。如果你对这样的形象不希求,认为“这不行不行,在家还是很好”,那说明尽管你……不管你修什么,不管你念的如何如何,最后都是错的。或者说的好听一点,都在积聚你以后,建立起这样的一种出家的观念、资粮。 所以这句话问出来就是这个意思:“云何得作出家因缘”?你跑到寺院里来尽挑师父的毛病,你以后怎么出家?你怎么能作出家因缘呢?是不是这样的?
         下面大师引经里边告诉我们:“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这是对我们要求。这是引佛经里边佛的教授。你进入寺院应该怎样进入呢?把刀杖放下。放下武器。也就是当兵的你要把武器放下,是这个意思。拿着刀的、拿着杖的、拿着“杂物”——杂物,其实这个比如说,打个比方:装饰品。来到寺院,还要着意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这个是不需要的。你要卸妆,卸下去。那都属于杂物。为什么?那都是烦恼。一个学佛的人,这一层要看破,那是烦恼。所以大师引经里边说,你要进入寺院,一定要弃舍刀杖杂物,就是要放下在家的那些东西,放下。然后呢“再入”。进入寺院,轻装上阵。放下,放下在家执着的那些东西:你贪婪的那些东西。来到寺院里边,我看手机应该放在家里边,才是明智的人。你如果牵着一根线的话,那你如何作出家因缘呢? 这个能不能做到啊?你说现在我们的人,其实可以做到的。就看你想不想做。其实现在我们打电话,说句实话来讲,我看十有八九都是废话。是不是这样的?你再想一想,你自己想一想。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其实都是废话。“你要洗澡、你要梳头、你不要忘记了吃那个饭”……这都是废话,难道他是傻子吗?所以你真正的愿意做的话,其实这完全可以做到。只是我们现在……你说大的修行我们可能要努力半天,这小修行,这个事完全可以做到。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做? 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做?能做到的不做,你说我想搞大修行,可能吗?我们都是有智慧的——可能吗?不可能。你能做到的都不做,你说我妄想得一个大修行,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非常愚痴的想法。
 所以这里边就是“入寺,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是这样的意思:大师提醒我们,要放下世间的那些东西,放下。一心来亲近道人,是这样的内涵。这是第四点。
         第五点“示行法”。特别提醒我们“示行法”。“行法”是什么呢?“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我们具体的一个行持做法,怎么做呢?应该顺佛而行。怎么叫顺佛呢?就是要右绕。就是你见到佛像,乃至见到塔殿堂,都要从右边绕过去,这是恭敬。这是中国的旧法。它有很深的意趣在里边啊。“不得逆行”:“逆行”就是左绕。 右绕就是让我们这个右臂靠近殿堂这边,这是右绕。如果遇到因缘“设缘碍左绕”,如果遇到因缘,从右边绕不过去,或者有很多人挡住你,必要从左边过去,那该怎么办呢?——你应该观想用心,“恒想佛在我右”。观想佛塔殿堂在你的右边。你看,有制,有开。一般情况下,能右绕的一定要右绕;遇到特殊因缘,不能右绕,你要观想右绕。是这样的。 “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进入殿堂的时候,你面要朝向佛;出去的时候,也要面朝向佛。这个什么意思呢?这是假事表心。借这个事相来表明,心和皈依是不违背的。这是一个甚深的缘起。我们进入殿堂的时候,你要很恭敬的面对佛;然后出殿堂的时候,在出去的时候也要面向佛。这是一个缘起,就是表示我心不背佛。你是皈依的嘛,你是佛弟子了,这是行法。
         这是第一点“清信士”。入寺法里边的第一点“示正法”,应该怎么做。示正法里面有三科,第一科呢就是“礼敬舍恶等法”。“礼敬舍恶等法”里边,又分了五小科。这五小科呢,我们就刚才已经学好了。我们总结一下:一个重点,大家要注意,进入寺院里边千万不要看师父的过失,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师父去比。“你看我比他就强,你看谁谁谁都比他强……”,不要这样。再有一个重点:进入寺院的目的是干什么?是给自己种以后出家的因缘。这是两个重点。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重点:要知道,在家修行的重点,就是在不断的给自己积集出家的资粮。千万不要一听到出家,心里就很害怕。那说明你的资粮还需要具足,业障还很重,需要很努力的忏悔。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我们回向一下: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