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常住专栏 > 寺院简介 >
福鼎平兴寺简介

闽东分野,福鼎之南,有灵瑞之山,名曰太姥。太姥山者,浮海之余脉,群山竞秀,奇石生姿,清溪飞瀑,云卷云舒,山中梵刹弥布,古有"海天佛国"之盛誉。自太姥山麓,地出坪岗,有伽蓝平兴,于松林密竹间,悠然山水,断绝尘寰,如一茎青莲,承自净其意之功,任香远溢清之德,修心办道,成就十方。

一九六六年,文革风起,圣教蒙尘。时有山僧青藏为避时乱,携僧十余众于此结茅栖身,垦荒种茶,是为坪岗佛教徒茶场。一九七七年,文革风波渐息,茶场礼请世行法师移锡本山,遂易茶场为道场,安僧办道。因取"平地而起,兴作道场"之意,故名平兴寺。一九九一年,界诠法师返山,协助扩建道场,聚贤楼、尊客堂、教学楼、卧佛殿、戒坛和律学苑等相继建成,共计殿宇26处,建筑面积44682㎡。平兴寺旧貌焕彩,蔚然一新。为匡众扶教,培育僧才,于1992年创办普隐学堂,讲授南山律典,深究戒律,复本归源,遂开南山一脉,廓清学律之风,衲子千里而至,四海誉为小丛林。

平兴寺谨遵佛制,除早晚课诵外,朔望布萨、结夏安居、自恣受岁。诸如解界结界、忏悔出罪等羯磨行事,力求如法如律,并皆躬行实践。在传戒运作上,概依南山律宗旨授受,仪轨方面多依读体大师传戒正范,为新世纪中国佛教在授戒方法上写下新的篇章。在日常行持上,平兴寺恪守百丈家风,承袭丛林传统,僧众依六和共住。在学修上,本着"奉行毗尼,定慧等持"的宗旨,以学戒为根本,兼学经论,以净土念佛为修行之归宿。为弘宣法化,利乐有情,平兴寺每年为在家居士传授三归、五戒、八戒、菩萨戒,并于良辰吉诞,分别举行礼忏、蒙山施食、念佛七等共修法会。

为了顺应现代化的弘法需求,慈悲度众,平兴寺成立三行慈善基金会,积极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并前瞻性地成立了清凉影音护法工作组,录制弘法影音等多媒体音像制品,流通于世。五洲四海,共沐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