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法式(一)

时间:2015-07-25来源:平兴寺 作者:网络 点击:
诸位大德、善知识,诸位一起念佛的各位同修,阿弥陀佛: 今天有这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佛法。首先我们感激师长和常住的慈悲加持。我个人对于这个因缘,能
诸位大德、善知识,诸位一起念佛的各位同修,阿弥陀佛:
       今天有这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佛法。首先我们感激师长和常住的慈悲加持。我个人对于这个因缘,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佛法,是非常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学习佛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也希望,有因缘来一起学习的各位善知识及同修,我们都应该以欢喜的心,来共同进行这次学习。
        这次学习,常住的安排是三个晚上,就是今天、明天、还有后天。这三个晚上,每次是一个小时。在这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我们准备学习一个法,这个法叫什么呢?叫《入寺法式》。《入寺法式》就是入寺的一些法度,尤其做为在家人,进入寺院以后,应该注意的一些事。
        有人说,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和《入寺法式》有关系吗?大家可以展开思路,可以去想。我个人认为,这个法非常重要。为什么很重要呢?大家可以想:假如说,我们一起来共修念佛,你比如说从昨天晚上起七,然后从今天早晨起来,上午、下午,还包括晚上,如果说一起念佛是正行的话,你定义为是属于“正修”——和大家在一起念是属于共修、属于正式修持的话,那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入寺法式》就是属于每一座正修之间,属于未修中间的法类。因为每一座正修不可能连起来,中间也不吃饭也不睡觉,一直都是这样,不可能。所以肯定在每一次共修之间有一段时间,就是个人安排的时间。所以在每一次正修之间,那一段时间属于“未修中间”,叫“未修中间”。
        如果我们在正行的时候,正式开始一起共修的时候,很努力地持佛名号,一心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一心厌离娑婆的苦……但是,一次共修结束以后,第二次共修来临之前,如果你很放逸的话,那前面那一次共修的功德就非常少了。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们在未修中间这一段时间,你不能如理的安住自己。就因为在未修之间不能如理的安住自己,就使自己在正修过程中,所积聚的念佛的功德,很快就会漏失掉了。
        我们学的这个《入寺法式》这个法,就是为了保证让我们在未修中间这段时间,保持正念,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自己在正修过程中所积聚的念佛功德。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个法,就非常重要,因它能够保护我们正修的功德。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应该全力以赴。接下来我们开始。
        首先《入寺法式》这个法,它从哪里来的?——这个法呢,是来源于《南山律在家备览》。《南山律在家备览》是弘一大师晚年时候的一部著作,可以说是从大慈悲心里边流露出来的。而且专对我们在家众,所以叫“在家备览”。
        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它从哪里来的呢?是弘一大师从南山大师作的三大部里边集出来的。南山大师是谁呢?他是生活于公元596到667年之间,我们教内举足轻重的一位高僧,因为他住在陕西的终南山,所以我们后人就直接以他所住地地方来称他的名,这是表示尊重。所以《南山律在家备览》呢,是弘一大师从三大部里边集出来的,可以说是精华部分,专对我们在家众。这是《入寺法式》这个法的出处。
       
        这个《入寺法式》呐,它分了两大章,也可以说是两大科:第一科是“中国旧法”,第二科是“今师要术”。
        第一大科,“中国旧法”。在讲什么呢?这个“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这个“中国”是指印度。“旧法”是指当时佛在世的时候,祇洹精舍里边的,一些对于进入寺院的一些法度。所以称为“中国旧法”。也就是当时佛在世的时候,你要进入寺院,应该持什么法度:进入的时候,应该怎么进入;中间在寺院里面住,应该怎么住;离开的时候,该怎么离开。这是当时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寺院里面的法度啊。所以称为“中国旧法”。
        第二大科呢,是讲“今师要术”。“今师要术”是指谁呢?是唐代的南山大师。他可以说从大慈悲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对我们后人的特别叮咛。为什么要特别叮咛呢?因为《入寺法式》其实法类非常多,非常细致;到了末代,尤其这个时代,人的根机慢慢的陋劣了,很多的法类如果让我们一下子记住,可能都记不住。那怎么办呢?所以大师就把这些法类集中起来。把重点提出来,嘱咐我们后人。所以叫“今师要术”。
        好,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入寺法式》分的这两大科,就是“中国旧法”和“今师要术”。
       
        接下来呢,我们就进入正文。在进入正文之前,有一个序:
        《入寺法式》-“俗人士女入寺法”。先出文意。“息心静默非喧乱所集、轨法施训岂漏慢所践。且心栖相表、形异世仪。归奉凭趣、理存规则。故应其俯仰、识其履行。是敬事仪或、如法亲觐。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非唯善法无染、故得翻流苦业。可不诫哉”。
        好。这一段呢,是前面的总序。可以分两部分,两小段。第一段首先告诉我们,寺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一个旅游的地方?现在社会上旅游景点太多了,有的人都转遍了,觉得也没什么意思的。觉得到寺院里面来旅游旅游不错——寺院到底是不是旅游的地方?这个地方第一科呢,是在讲寺院到底是干什么的。第二科是在讲入须法式。既然寺院有这样的一种特定的功能,进入这样的一种场所,当然就有它特定的一种轨路。不是你想当然的,自己在家里是什么习气,进入寺院还照样。不是这样的。所以第二部分在讲入须法式。这是一个总的总则。
        首先第一部分是讲,寺院是干什么的?大家听着:“息心静默非喧乱所集、轨法施训岂漏慢所践”。这四句话就在讲寺院到底是干什么的。首先,息心静默非喧乱所集。这是指,在这个寺院里面住的人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寺院里面住的出家人,还有一些可能出家的因缘还没有具足,但是他们愿意住在寺院里,也有这样一些在家人。他们住在里面到底是干什么?是“息心静默”。息心,息就是熄灭,心是指的我们在家里的那种杂染心。
        我们在家里是什么样的杂染心,大家可以想一想:刚从家里出来,你在家里是什么心?当然在家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心,但是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贪心。在家里是什么?就是贪心;再有一类心,就是嗔心。这是我们能够感触到的。在家的这两大类心,就是贪心和嗔心。其实还有一类,为什么不归在里面?因为我们一般观察不到——这一类是痴心。
        在寺院里住的人,就是息掉了这个贪心嗔心,乃至痴心。杂染心息了,慢慢地停下来,静下来,当然话也就少了——静默。我们的贪心、嗔心和痴心呐,慢慢地息下来以后,那话就少了,因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为什么没什么好说的呢?因为你觉得一说就除了贪心就是嗔心,还有一个就是痴心。所以住在寺院里的人是息心静默,修心的。把世间的这种贪嗔痴、这种杂染心息下来,住在寺院里的人是做这个的。
        所以接下来下一句就是:“非喧乱所集”。不是整天吵吵闹闹、嘻嘻哈哈。不是这样的人聚集的地方,就是“非喧乱所集”。所以住在寺院里的人,就是以安静为他的一个特质。
        这个寺院是干什么的呢?“轨法施训岂漏慢所践”这两句,是从它的功能上讲的。功能侧重于对外而言。这个寺院对外的功能是干什么呢?就是“轨法施训”,是教育在家人的。为什么要教育在家人呢?在家人没有教养。这个没有教养如果不用智慧去观察的话,我相信很多在家人肯定不同意。在家人没教养,这个范围是针对所有的在家人了,下至乞丐,上至国王,还有中间一大堆。他们为什么没教养呢?因为他们不懂法。是哪个法?是离苦得乐之法,涅槃法。在家人基本不懂。严格来讲,如果在家,根本就不可能懂。所以要想真正地知道、懂得离苦得乐的涅槃法,只有出家一条路,为什么?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已经在近三千年之前,在这个世间,已经现身说法,表演给我们看了。要想真正地懂得离苦得乐之法,只有出家一条路。所以寺院对外的功能是“轨法施训”,就是教导在家人如何了解懂得离苦得乐之法。是这样的一个场所。
        那离苦得乐之法这么重要吗?它当然很重要。稍加思考:我们每天所作所为不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吗!但是如果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没有以大慈悲心讲说出来,我们尽管天天地、夜以继日地为了离苦得乐而挖空心思,最后结果正好事与愿违。
        所以,寺院的这个“轨法施训”的价值,在这个世间是至尊无上的。没有任何一个世间的组织和部门能具备这样的功能。所以寺院是真正的应供处,也就是在家人真正的供养处。为什么?因为它履行传播离苦得乐之法。既然它具备这样的功能,而且传播这么重要的法,当然就是“岂漏慢所践”。“漏”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烦恼。为什么叫漏?因为有烦恼啊,我们会无间地制造恶业,制造了恶业以后,等着恶贯满盈的时候,就会堕落到恶趣,失去人身。所以呢,烦恼的一个名字也叫漏。
        在漏里面,特别提出一个就是“慢”。这是大师的慈悲,尤其在家人,他慢的时候都不知道。打个比方:读了一些书以后呢,就是更加骄慢,而且还认为就应该这样,就是处在苦中不知苦……所以这里边特别点醒我们,进入这样一个至尊无上的这样的一种场所,你不能骄慢。你应该低下你那高昂的头,弓着身走。在家人进入寺院应该弓着身走,就是猫着腰了;还得合着掌。为什么?你是来学法的不是来旅游的。所以这里面大师讲“岂漏慢所践”。如果你有烦恼还不知道,而且还骄慢得不得了,你就不需要进入寺院,是这样的。
        所以大师用一个反问句“岂漏慢所践”,是不是不慈悲啊?这是真正的慈悲。为什么呢?如果你在寺院里骄慢,尤其在家人,在寺院里非常骄慢,而且烦恼炽盛,不听师父,不听我们出家师父的管教,认为“我很行”,那你会堕落的啊。如果不提醒你,那是真正的不慈悲。为什么?业果不虚啊。尤其在寺院,这是圣贤驻锡的场所,这个对境是非常强的。如果你稍不注意,对三宝不恭敬,起烦恼,尽管你口口声声的“我来念佛的”,其实你就亏了,造极大的恶业。因为这个境很强啊。
造极大的恶业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那肯定和我们想往生极乐的心愿是相违的了。所以呢,寺院的这个功能呢,我们刚才学了,从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在这个寺院里边驻锡的人,他是干什么的?再有一个它对外的功能是干什么的?从这两方面,让我们了解到寺院的特点。
既然我们了解了这个寺院的功能了,接下来我们当然就应该了解,进入这样一种场所,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下面这一科就是一个总说。这个总说也分了两小部分。
        你进入这样一个殊胜的场所,世间至极无上的场所——寺院,有一些人可能经常到庙里来,其实对寺院并不一定真正认识到寺院到底是干什么的?可能并不清楚。即使清楚,可能并不一定真正认识到,它是至尊无上的一个场所。其实在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寺院就是极乐世界——是在这个娑婆世界的极乐世界。所以一个想求生净土的人,如果对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这个极乐世界不认识、发不起恭敬的话,想往生极乐世界,可能吗?不可能。大家可以想。所以呢,对于进入这样一种殊胜的境界,我们当然要特别注意。
        我们刚才读的这一段,大师分了两小科:第一科就是讲所应为的——你进入这样的一个殊胜场所,进入寺院,所应该做的是什么,也就是把持的原则;第二小科呢,是在讲不应该做的——这些事你不应该。从这两方面来讲。
        第一方面就是所应该做的。这个文说“且心栖相表,形异世仪”。“心栖”就是心已经静下来,安住在正法,和善根相应。善根是什么?无贪无嗔无痴,这是三善根。这贪嗔痴的心息下来以后,自然呢就会在外形上显现出来。在寺院里面住的人,这个相貌是什么相貌呢?就是剃发染衣。把我们在家里整天地洗啊、梳啊、装饰啊,每天花很多的时间来关注的这个头发剃掉了,这是一个特质;再有一个,衣服穿的是染衣、坏色衣。什么叫坏色衣啊?就是在家人不喜欢的。所以以这样的剃发染衣,这样的形象显现出。表示内心的寂静与清净。就是心栖相表。
        既然有这样的形象,当然呢,他的威仪、身口的威仪,当然就和世间的不一样。对这样的一个对境呢,我们去“归奉凭趣。理存规则”,我们去皈依。进入寺院要成为佛弟子,在家的佛弟子,第一步就是皈依了。皈依是什么内涵?全身心的依靠。在家我们一般说都是靠父母,出门说靠朋友,这是在家的一说话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家的时候皈依的是父母和一些眷属,就是依靠他们;那进入寺院,皈依以后,你一定要认识到,在家的父母和眷属是靠不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了解离苦得乐之法,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为了离苦得乐的话,当然要全身心的来归奉。到寺院里面来要归奉,皈依、供奉,是这样的意思。大家可以想想,这个皈依和供奉是一种什么心态。
        “凭趣”就是接近,接近他。接近就依凭他,凭借他。就像我们在家里亲近自己的父母长辈一样“归奉凭趣”。在家里边我们的一些做法,亲近你父母、亲近原来学校的老师师长也有一套方法,但在寺院里边,这个方法有一些不共的地方,这要特别注意。为什么?因为这些师父——三宝的代表——僧宝,他有他特定的内涵:他传播的法是不共世间的,极为珍贵,所以亲近的时候当然理存规则——按道理来讲当然有他不共的规则。
        接下来“故应其俯仰,识其履行”。所以呢,要对师父他们的仪貌、对他们的行止,你要怎么样呢?——你要和他们相应,就是要随顺他们。如何随顺?听他们的安排,是这样子。这通俗呢就是这样的一个解释。为什么?你是跟他们来学习的,你是来归奉和凭趣的,当然你要听他们的。“识其履行”是敬事仪式,“如法亲觐”。
        所以这个法度就变得很重要了。你要想得到好处,首先你要做得如法。如果不如法,尽管你做了,也得不到好处,甚至呢还造了很多过失。所以大师慈悲告诉我们,要“如法亲觐”。

        这是一个总则。接下来第二小科,就是讲我们不应该做的。就是“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南山大师真是大慈悲,又用这个反问句来提醒我们“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这是一个清净的场所啊,你不能懈怠和骄慢。
        大师为什么用反问句来嘱咐我们呢?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时代肯定是“心形懈慢,足蹈净刹”。为什么呢?有人说“我就来给你们送供养的,如果不来的话,你们吃什么?!所以我来给你们送供养的,你得对我们恭敬才对,否则我们不给你们送!”我想肯定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家众,或多或少的,可能存在这种心态。尤其像是在世间显现着有一点钱的人,有一点势力的人,搞不好呢更严重。
        所以大师才慈悲叮咛我们在家众,用反问句“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要我们特别注意:你进入寺院以后千万不能懈怠和骄慢,一定要头低下去、腰弯下去。大家可以体会体会啊:当一个人头低着、腰弯着,那个心态他自然就高昂不起来。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头仰的高高的,看着天,腰呢也直直的——自然那个心呢,就很高昂,就看不起别人了。大家可以体会体会啊。
        尤其在这个时代,再接下来“非唯善法无染,故得翻流苦业,可不诫哉!”前面大师用反问句来提醒我们,进入寺院你千万不能懈怠和骄慢。尽管大师这样的提醒我们,但是呢,因为我们习气太重了,所以还要骄慢,还要懈怠。那会怎么样呢?你就会不仅“善法无染”——你说我想来寺院里是培培福的,然后呢,积点功德,求求平安……如果你不能遮止懈怠和骄慢的话,你这个善法就染不上。就染不上,也就是得不到。而且还会怎么样——不光光不单单是得不到这个善法,而且还会“翻流苦业”。
        为什么翻流苦业啊?因为你染不上善法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有懈怠和骄慢,你就造了恶业:因为你造恶业的对境是三宝的对境,非常强,三宝属于福田呐,世间的福田。你在这样一个很强的对境下,你起懈怠和骄慢,当然就制造了很强的恶业。这个恶业就是堕下去到三恶道里,所以呢,大师告诉我们、警示我们:你这样做就会“流苦业”——造这个堕到三恶道去受苦的这个业。
        所以怎么样呢?“可不诫哉”!我们一定要小心,要遮止。
        这前面这一段,是一个序,《入寺法式》的一个序。也就是一个总则啦。接下来呢,就是分章。分了两大章,就是“中国旧法”和“今师要术”。我们明天再学习详细的。
 今天总结一下这个内容:首先,寺院是干什么的呢?是修行的场所,是传法的场所,是轨度在家人的场所。也就是说,在家人来到寺院是学法的,是跟师父来学法的,这个要明确。这是第一点。再有一点就是,既然你是来学法的,一定要遮止懈怠和骄慢,也就是一定要精进谦虚。
         好,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个,今天我们就到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