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常住专栏
    • 寺院简介
    • 寺院动态
    • 常住宗风
    • 堂口执事
    • 平兴图集
    • 联系我们
    • 常住公告
  • 界诠法师
    • 法师简介
    • 法师访谈
    • 法师博客
    • 佛法开示
    • 佛经讲记
    • 法师日记
    • 法师影像
  • 普隐学堂
    • 学堂简介
    • 学堂教务
    • 律部延承
    • 学堂班级
  • 普隐戒坛
    • 戒坛缘起
    • 传戒报道
    • 传戒年表
  • 般若慧海
    • 净土法语
    • 法海文集
    • 祖师轶事
  • 出家之路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投稿邮箱:chujia999@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合掌人生

时间:2018-10-13来源:平兴寺 作者:Administrator 点击:次
伏案提笔,再一次写久违的出家因缘。思前想后,头一次写是初到广化寺发心时,那时年纪虽已不小,然对佛法及出家生活仍是懵懂,随手写了些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空洞而浅薄。
伏案提笔,再一次写久违的出家因缘。思前想后,头一次写是初到广化寺发心时,那时年纪虽已不小,然对佛法及出家生活仍是懵懂,随手写了些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空洞而浅薄。如今再写,只求切实、平淡。重捋出家因缘,许多人和事又再次涌上心头。
末学出生于江苏连云港普通工人家庭,家中独子,无兄弟姐妹。儿时愚钝,性格又内向,平素不爱外出,拙于交际。得遇三宝时,既无善知识,又少胜缘。孩提时代,放学路上见有卖泥塑人像,当中有菩萨、罗汉等像,十分欢喜,于是倾囊买下几尊,回家后像模像样地摆将起来。自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焚香礼拜恒常不辍,但凡见有佛菩萨像即心生欢喜、顶礼膜拜。
及至少年,一次逛庙会的机会,平生首次得入寺庙,也遇到了后来的皈依师父。寺庙不大,殿宇多有圮废,香客也稀少。唯有一比丘尼师(即后来的皈依师父),自给自足,清净度日,遂感出家生活竟是这般亲切,殷羡不已。因生性怯懦,初未敢与师攀谈。后常去,与师渐渐相熟,知师年少出家,不识字。
此后我逢假必往小庙,师但讲因果、修福、念佛,加之常看佛教书籍,遂信心倍增。后因见当地僧人行仪不检,佛门中流弊甚多,渐生出家之念,欲改佛教之现状,导僧化俗,弘法济世。因是家中独子,父母溺爱,我每每提及出家之事,父母便劝说,今时出家要求高,你无学历,岂会收纳云云。于是我心怀出家之志,暂于校内读书。读完初中、高中,每逢毕业之时,便是家人伤神之期。父母再三劝勉之下,我读完了大专,但此期间实已无心学业,出家之意甚切。
彼时皈依师亦不允我出家,于是背师多方联系,后经人指引,前往莆田广化寺,于流通处发心做义工一年,后蒙恩师慈悲予以剃度。
一路走来,平淡无奇,念这般僧侣生活,爱如来一领袈裟。愿学法利济弘布,望众生离苦得乐。感恩相续生中成就吾之一切师友,欣慰累劫所植一念善根此生终未有辜负!
出家因缘如是。
新戒无知,未曾研习律学,诸多名相亦不解,由是发心来寺学习。曾学广化律师《沙弥律仪要略集解》,有感此书对于沙弥之重要。有学有持,是为比丘戒之阶梯,菩萨戒之根本;轻而不学,实属光头俗汉,滥厕僧伦,此必使圣教蒙羞。由此,戒律于僧团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佛法二宝赖僧弘扬,僧团则奉戒为师。追根溯源,戒律实是佛法之命脉、三宝之根本。又戒律能令正法久住,过去七佛中有二佛未制广戒,致使彼正法也随佛涅槃而消失。三学必以戒学为首,若少了戒这个基础,定慧之学则如龟毛兔角,杳不可得。
 
佛说末世之中,下至五人持律在世,则正法不灭。故欲令正法久住于世,必以戒律为正因。 
  • 上一篇:学佛因缘及学戒感想
  • 下一篇:出家与戒律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福鼎平兴寺@2002-2016
客堂电话:0593-7277186 网站电话:0593-7277346 QQ:772277346 Email:pxs@pxs.cn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4号    闽ICP备11014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