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常住专栏
    • 寺院简介
    • 寺院动态
    • 常住宗风
    • 堂口执事
    • 平兴图集
    • 联系我们
    • 常住公告
  • 界诠法师
    • 法师简介
    • 法师访谈
    • 法师博客
    • 佛法开示
    • 佛经讲记
    • 法师日记
    • 法师影像
  • 普隐学堂
    • 学堂简介
    • 学堂教务
    • 律部延承
    • 学堂班级
  • 普隐戒坛
    • 戒坛缘起
    • 传戒报道
    • 传戒年表
  • 般若慧海
    • 净土法语
    • 法海文集
    • 祖师轶事
  • 出家之路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投稿邮箱:chujia999@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学佛因缘及学戒感想

时间:2018-10-13来源:平兴寺 作者:Administrator 点击:次
时光如电,日月如梭,一晃眼,我已经在佛门当中度过了四个年头。紧而有序的出家生活,让我从没有闲暇去回顾往事,今天提起笔记录自己学佛的因缘,尘封的记忆又浮上了心头
时光如电,日月如梭,一晃眼,我已经在佛门当中度过了四个年头。紧而有序的出家生活,让我从没有闲暇去回顾往事,今天提起笔记录自己学佛的因缘,尘封的记忆又浮上了心头……
记得我六七岁时,有一次听大人们讲起一件人“假死”的事:说有一个地方,在迁祖坟时掘出一具坐着的骨架,有经验的老人告诉其他人,这个人是“假死”后被人埋葬,苏醒之后呼救不得而被活活闷死在墓里的。听了之后,一想到棺材里漫无边际的黑暗与孤独,我便惊恐不安。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思考“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个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偶然的机缘,我看到佛教书籍中关于生死轮回的内容,深有所感。此后经常翻阅,看得书多了,渐渐地认识到只有佛法僧三宝,能为一切无依怙者作大依怙,是一切众生真正的归依处。信受佛陀的教导,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安乐。
每每想到佛法对众生的利益,就觉得有责任将佛法弘扬和承传下去。怀着这样的心情,在三宝的加被和剃度恩师的慈悲摄受下,我于二○○九年四月初八正式剃度出家,而后又于二○一○年八月在云居山真如禅寺秉受三坛大戒。
在没有受戒以前,一想到要守住二百五十条戒,我的心里就很没底气,甚至有点畏惧。可在戒场领到戒本恭阅后,我却是满心欢喜。因为对照戒条,我发现戒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佛陀对我们身语意三业的全面引导,就像海上的灯塔能让行船免去触礁的危险一样。我们通过持守戒律,自然能够息灭身语意三业的恶行,避免沉沦恶趣。在此基础上,依止菩萨戒积极地行善和摄受利乐有情,不仅仅能保任我们增上生,更能成就我们为利益有情而圆满究竟果位。佛陀就是这样通过戒律把博地凡夫调练成成佛的法器。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不但没有泄气,反而对持戒学戒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由于戒律有不共的功用,因此佛陀大慈哀悯咐嘱我等,所谓:“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住者,佛法亦住。”《四分僧戒本》亦云:“此经久住世,佛法得炽盛。”又云:“若不持此戒,如所应布萨,喻如日没时,世界皆暗冥。”法之纲要乃戒、定、慧三学,由戒而定,由定发慧。戒若不净,定慧无由生起,圣教必然势微。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来到学戒持律的道场——平兴寺,立志把戒学好、护好,让自己成为一名弘护正法的比丘僧。
 
  • 上一篇:云水前缘略记
  • 下一篇:合掌人生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福鼎平兴寺@2002-2016
客堂电话:0593-7277186 网站电话:0593-7277346 QQ:772277346 Email:pxs@pxs.cn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4号    闽ICP备11014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