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常住专栏
    • 寺院简介
    • 寺院动态
    • 常住宗风
    • 堂口执事
    • 平兴图集
    • 联系我们
    • 常住公告
  • 界诠法师
    • 法师简介
    • 法师访谈
    • 法师博客
    • 佛法开示
    • 佛经讲记
    • 法师日记
    • 法师影像
  • 普隐学堂
    • 学堂简介
    • 学堂教务
    • 律部延承
    • 学堂班级
  • 普隐戒坛
    • 戒坛缘起
    • 传戒报道
    • 传戒年表
  • 般若慧海
    • 净土法语
    • 法海文集
    • 祖师轶事
  • 出家之路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投稿邮箱:chujia999@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出家与戒律

时间:2018-10-13来源:平兴寺 作者:Administrator 点击:次
所谓无风不起浪,无因不感果,从小到大虽未接触过佛教经典,但却总有一种向往出家的感觉。自小就喜欢闻香和寂静处,焚起一炷清香就能使我忘却烦恼。 第一次有出家念头时
所谓无风不起浪,无因不感果,从小到大虽未接触过佛教经典,但却总有一种向往出家的感觉。自小就喜欢闻香和寂静处,焚起一炷清香就能使我忘却烦恼。
第一次有出家念头时还只有八岁,因年龄尚小,眷恋双亲而未下决心。后因家境贫困,初中未完成便缀学外出打工。第一年的打工生活就让我感到生存的不易,到了第二年,就彻底厌弃了,常感叹打工生涯何时能了。
 
因学过一些儒家思想,生活虽苦,但还是想做个儒家所说的孝子,孝养双亲直至终老。可随着人生的经历,加之从小就听父亲说人生的种种苦恼,就寻思着如何才能了苦。常听人说养儿防老,可我还是看到有很多人,操劳了一辈子却老无所依。其儿女大多只顾小、不顾老,可见养儿防老也并不踏实。其次,又见俗家堂兄被其妻管得如犯人一般,当时就想还是单身好,而最好的单身即为出家。再者,又感觉自己造了很多恶业,只有出家才能够忏悔,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也是我这些年来道心不退的动力。虽然出家前从未接触过佛教,但觉得欲得清净自在,非出家不可。
略说学佛因缘,其实出家的念头与在家孝亲的念头,就像天平的两端,在我心中时高时低,左右为难。最终,在重重磨难与挫折后,在大孝和小孝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大孝——出家。
作为一个平常人来讲,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人生负
责。但既然出家了,就该明白如何为一个出家人的生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不辜负出家,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所谓人身难得,剃了头披上袈裟,就是代表着僧宝的形象,每个出家人都是僧团的代表。假如我一个人的行为让世人讥嫌,骂我一人并无所谓,但事实上,个人的行为影响到的是佛教的整体形象。例如,有人看到出家人吸烟,就会说出家人还吸烟。若是在家人抽烟,顶多说抽烟有碍健康,这就是出家与在家的不同。但话又说回来,倘使他人赞叹出家人,定能增加他人的善根;反之,若引人讥嫌,便是断人善根。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又怎能因个人行为有失而断人法身慧命呢?所以,想要做个利益众生的出家人,就得依律生活,才能自利利他。
 
刚出家就听说平兴寺道风很好,但由于业障深重,因缘未合,直至如今方登宝刹,学习戒律。简单的说,有戒律方有正法,或说戒律就是正法。何以故?皆令解脱故。戒律,波罗提木叉,即是解脱。有戒才是出家。家在哪里?在五欲里。能离五欲,方为出家。能离人我贡高等方为出家。 
 
  • 上一篇:合掌人生
  • 下一篇:我的学佛因缘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福鼎平兴寺@2002-2016
客堂电话:0593-7277186 网站电话:0593-7277346 QQ:772277346 Email:pxs@pxs.cn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4号    闽ICP备11014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