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般若慧海 > 净土法语 >

念佛着魔辩

时间:2022-08-03来源:平兴寺 作者:本站编辑 点击: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 如不能降,必要着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险甚虞。若论降魔,约有四种方法。
一、要识魔相。凡着魔的人,大都遇着魔来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魔,以致着魔。倘能识得魔相, 即不着魔而魔自退。怎样是魔相? 大凡可爱、可贪、可畏、可憎的人物或境界当前,无不是魔。 至五阴内魔,尤为厉害。楞严经说五十种阴魔至为详尽,亟须仔细参穷,免得临时上当。
二、舍身无畏。人必先有舍却身命之心,然后可以学佛; 人必先有看破生死之勇,然后可以降魔。魔化夜叉罗刹来搏噬我,魔化猛虎毒蛇来啖食我, 都是幻想,何惧之有?即使真被吞食,亦是夙业所招,况脱去皮囊,往生极乐,正当感谢于他, 为我早日解脱。所以修行之人,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魔力虽大其奈我何? 否则贪生畏死,恐怖怆惶,不待魔来,方寸已乱,欲不着魔,其可得乎?
三、不取不舍。魔之为物,取固不可,舍亦非宜。 遇着魔来时候,必须镇定我心,既不可贪恋他,又不可厌恶他。 要作几种思想。一想魔即是佛,佛即是魔;觉即成佛,迷即是魔。 魔如佛如,并无二理。又想眷属即魔,魔即眷属。眷属同居,人之常情。 魔在我旁,于我何害?又想魔亦是众生之一,一切众生,我都要劝他发心念佛, 魔既亦是众生,我也要劝他发心念佛,伴我修行,转成法侣。 总之,魔来不拒,魔去不留,如此则魔术俱穷,无论外魔内魔,一齐退去。
四、持咒却魔。初修行时,小小魔关,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渐深,藏在八识里面的多生根本习气,被功夫逼迫出来,或欲念横飞,或妄心乱起,力量甚大,非比寻常,修行人惟此末后一关,最难逃过。全仗自力,诚恐把握不住,必须仗着佛力帮忙,惟有摄住心神,持诵神咒。咒为佛之金刚心印,无论何种恶魔,遇着即摧成粉碎。 诸咒降魔之力,以楞严为最胜;当日阿难证须陀洹初果地位,尚且仗此脱离淫席。 次则大悲心咒,为观世音菩萨所说;观世音具十四种无畏功德,故降魔之力亦宏。但持咒功夫, 必须平日持得烂熟,否则魔到临头,恐字句都记忆不起,何能通利?何能相应? 所以平日功课中,楞严、大悲两咒,是每日必须要念,不可间断的。
又一心念佛,即无魔事;纵有魔来, 倘能不惊不怖,至诚念佛,决定立刻消灭。 何以故?以正念昭彰,魔无容身之处故 。是以念佛之人,不须另找降魔之法,而魔事自无由而起矣 。 印光大师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问何谓也?”
  曰:“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今夫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    “参禅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或两路兼行,两路俱失者。或以途中为家舍,平地为高山者。如是错误,不可胜举,皆教理未明之过也。   “念佛一门,极圆极顿,至易至难。只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字,浅言之,愚夫愚妇皆可为;深言之,大圣大贤终不能过。今初心行人,或暂得轻安,自谓已得事一心者。初开浅解,复自谓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细念犹生者。或勇猛过分,精进倍常。不知外心无佛,速求取证。不达善巧方便,急欲舍身。魔鬼因之遂入其体,为疯为狂,都不觉知。此善友不遇之过也。  “夫众生生死,以我见为本,我见不除,修行无益。然我见之生,根深蒂固, 其萌芽发干,无处不有。是故见地高则我见俱高,工夫进则我见亦进。 若不时时检点,刻刻提撕,则念念发生,心心增长,随逐行人,虽死不离。 是故学人心不虚,则自不觉察。不觉察故,我见增长。少有所得,则生骄慢。讥嫌同学,诽谤行人。 虽有修行,终成魔事。此自不觉察之过也。”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
  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死要门,若无善友、经教,从何开发,谁为引导?《观经》下三品,皆是临终善友开发,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则不必言矣。须知从凡至圣,由易至难,莫不以善友、经教为根本。汝不因经教,何由而知净土法门,而生信向耶?”  
 或曰:“若因经教而知念佛,则《弥陀》一经足矣,奚以多为?”
  曰:“上根则可,中、下根人,须遍阅净土诸书,备识信行愿三差别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内以虚心觉照。庶几免于魔事,而后念佛之功可日进焉。否则不为魔事,终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觉,遂成沦坠,其祸可胜言哉!”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岂不垂护念?如其护念,魔事何从?”
  省庵曰:“念佛人果得一心不乱,则佛护念不虚。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轻安为禅定,浅解为深悟者,随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则自取过愆,非如来咎。是故吾言善友、经教、觉察之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觉察之心尤为最要,不可须臾暂离。若一念不觉,则一念颠倒。念念不觉,则念念颠倒。颠倒既起,魔事兴焉。毕世工夫,一朝唐丧,可不畏欤!《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省庵大师 《念佛着魔辩》

 问:今一意念佛,能发慧否?   答:看教如读医书,心地用功如服药,先明教自是正 理。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已。无暇遍览,可 只看《楞严》。既修净土,其净土诸书,俱要看过,却放下 文字一心念佛。所云慧者,通晓经教,善演说而空谈诸口, 无得于心者,狂慧也;真参实悟,乃名正慧。明教后,一心 念佛,当发此慧。   ——莲池《莲池遗稿》

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 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 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 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 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著魔 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 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 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 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 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 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 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印光大师 (增广卷一·复永嘉周群铮居 士书)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 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著魔发狂,不 可救药。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 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 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 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则发颠 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 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 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 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 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其一心念佛之利益, 与躁妄心想见境界之祸害,文钞中皆屡言之。祈以此信抄而寄 去。又须令其力依吾说,不以此境为是。即再发现,亦不生 喜,亦不生惧,则其境自消。如贼入人家,认做自家人,亦受 害。知是贼而妄恐怖,亦受害。若不喜不怖,概不理会,彼便 无立脚处矣。 印光大师 (三编卷第二·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 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 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 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 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 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 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 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 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 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 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 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 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 彼著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 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 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 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 哉哀哉。 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 欲兴此感想,则必至著魔,而不可救。 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 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 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 印光大师 (三编卷第二·复陈士牧 居士书六)

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 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 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 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 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 印光大师 (增广卷一·复弘一法师书)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 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 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 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 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 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 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 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 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 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 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 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 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 甚。 印光大师(增广卷一·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 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 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 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 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 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此语不常对人说,因汝有此种 事,固不得不说也。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不的确,以若果 实是,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 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但志诚礼拜而已,庶无他虑。临睡目 前白光,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虽属善境,不可贪著,以后 不以为冀望,当可不现。窥汝根性,似是宿生曾习禅定者,故 致屡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 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 之,寄书力斥,谓彼入于魔罥,后遂不知矣。须知学道人,要 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 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 至退堕,不可不知。 印光大师(增广卷二·复何慧昭居士书)

欲得实益,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而修,决得真实利益。古 德教人,只为人说用功法。谁将自己所见境界,搬出来示人。 远公大师为莲宗初祖,至临终时见佛,方与门人言,我已三睹 圣相,今得再见,吾其往生矣。若论远公身份,高于胡女士, 何止天渊之隔。岂惟三睹圣相,别无一点好境界乎。然若到心 空境寂时,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应,心佛双亡。四相不 存,三心叵得。无念而常念,即念而了无能念之心,与所念之 佛。此处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净境,彻底全彰。然 由念寂情亡,故于此更能得益。决不至生大欢喜,误认消息, 以致著魔发狂。倘未到一心时,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现, 决定受祸。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 邪。此尚非燥妄心所感之魔境,而一生欢喜,谓为证圣,便成 魔子。况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为圣乎。 印光大师(三编卷第三·复 李少垣居士书二)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 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则见 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 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 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 也。夜见白光,及虚空清白等境,乃心净所现,何可以法界一 相,寂照不二自拟,以此自拟,则成以凡滥圣矣,其过殊非浅 浅。二句经文,未见所出,盖亦宿生记忆之文,未必即经中文 也。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 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 知。 印光大师 (三编卷第三·复何慧昭居士书)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 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 则眼不他视,鼻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 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 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 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 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 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 人也。故须自量。(三编卷第一·复徐志一居士书)

心念烦燥,是自己添病。杂药乱投,是令医生添病。汝发 心要出家修行,了生死大事。即此富贵骄态,一毫不能去,出 家有病,当致急死。汝有此种骄性,尚能甘受澹薄,视此身若 附赘乎。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 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 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汝既 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又须知至诚念佛,则 可转业。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甚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 佑,恶鬼远离,怕甚么东西。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 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 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 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魔相通。非佛不灵,由汝已失正 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祈见光字,痛洗先心。当思我 兄一夫一妻,有何可虑。即使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 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当,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则以邪招 邪,宿怨咸至。遇事无主,举措全失。可不哀哉。今为汝计, 宜放开怀抱,一切事可以计虑,不可以担忧。只怕躬行有玷, 不怕祸患鬼神。 印光大师 (三编卷第三·复同影居士书)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 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 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 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 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网经后偈云,计我著 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 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 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 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 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 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 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 之祸。 印光大师 (三编卷第三·复念佛居士书)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 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 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 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 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 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印光大师 (增广卷二·复某居士书)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 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 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 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 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 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卷一·书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又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 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 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 西方也。真有信愿,妄当自已。倘平日有过头妄想,欲得神 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为自己本心, 越精进勇猛,此种妄想,越多越大。 若不觉照,永息此妄,则 后来还会著魔发狂,岂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过头妄想 也。做功课,当依功课章程。念佛归位,有加释迦,药师二佛 者,亦无碍。论理,未念之前礼佛,则系释迦佛也。世人多以 人情为事,人无不求消灾延寿者,故加念药师佛。实则阿弥陀 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功德,悉皆齐等,非念阿弥陀 佛,不能消灾延寿也。 印光大师 (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士) 书)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 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 火。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 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 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 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华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 之莲华,则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华上坐立,恐致或有魔 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印光大师(续编卷 上·复沈弥生居士书)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当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为苦恼于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以不知精进力修,反从此生大欢喜,未得谓得,则必至著魔发狂。楞严经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谓也。(三编·卷一·复谛醒法师书·P54)
 
        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今之小知见人,稍有一点好境界,便自满自足,以为我得了三昩了,此种人,十有九人皆著魔发狂。以心念与佛相隔,与魔相合,故致然也。(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P172)
 
         
        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能如是,则所见境界,皆能作助道之缘。否则皆作障道之缘。(三编·卷二·复杨典臣居士书三·P598)
 
        当摄心静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欢喜,恶勿怖畏,自可消灭。须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若到心佛相应之时,有境界无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应之时,妄欲即见胜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三编·卷四·净业社开示法语·P984)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增广·卷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P180)
 
        谭碧云之著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复袁闻纯居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