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界诠法师 > 佛法开示 >

如何看待戒律【2015年1月23日-普陀山】

时间:2015-03-02来源:平兴寺 作者:界诠法师 点击:
如何看待戒律 一、住持佛法,律为共学 二、戒律产生背景和意义 三、戒律与国情 住持佛法,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为戒定慧三学,对应的是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释的是三学。 古
如何看待戒律
                                                ——界诠法师
 

一、住持佛法,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为戒定慧三学,对应的是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释的是三学。
古时称三藏法师,即是通经、通律、通论者之尊称,或称经师、论师、律师。通经亦通律论,通律迹通经论,通论亦通经律。
无论大小乘学人,经师论师的比丘身份皆依戒律来完成的。
僧俗根本区别何在?除了形象衣着不同外,其根本在于所受戒法的差别。七众之分除了报体不一,就是受戒不同。在家二众有三皈、五戒、八戒、菩萨戒;出家五众有十戒、式叉尼戒、具足戒的区分。
“以戒为师”是僧俗二众共同遵守的职责。三乘亦以戒为基,戒亦不能离各宗派的行法而独立。宗师祖师在弘扬各自宗派学说,并非弃戒不学。至于后来门人除了遵仪受戒取得资格外,学戒、持戒视为学戒者的事了。
佛法的道次第是依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智慧而得解脱,此是不变的真理。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佛遗教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不得生。”
《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
《四分律》中:“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皆共尊敬戒。”
虽说众生本具天然性德智慧,无形无相,无须立制,但凡夫众生三业不净,如何见其本性呢?所以要从规范三业行为开始。众生生活在有相的世界里,故不可执理废事,或执事废理的偏见。
再说佛教的延续,僧团的庄严,离不开戒律弘扬与行持。
 

二、戒律产生背景和意义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生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求解脱道。戒为别解脱、保解脱。戒法的制定是因为佛子们在修道上出了障碍,如违犯四根本,以及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僧人造房伐树,入市乞食,与人做媒,进入军阵……
在生活上造成讥嫌的,如乞食非仪,乞食非法,乞药过限,房舍制造违规,僧团中发生了一些矛盾,如住房、卧具收摄……还有与尼来往和居士来往的一些要求与规定。
总之,制定这些条例,是因为有碍僧团的生存、发展、清白的原故。诸如接受供养的限制,衣、钵、钱、物的处置,日用器皿的要求。当时社会对僧人的要求,如坏生种、掘地、种植、担物。
制戒无非令世人生信,僧团安道,正法久住,故制戒有十功: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住,未信者信,已信增长,难调者调,惭愧者安,断现在漏,断未来漏,正法久住。
戒律是佛教神圣的基石,是解脱生死的保障,是僧团发展的根本。戒律使佛教共同体形象得以确立,否则将降低佛教的神圣性。因为佛弟子身份是依戒完成,持守过程出现了问题,以律忏悔恢复清净。三宝物专用制度,财物(常住)共有制度,利养平等的六和制度,修学的师资相摄制度,羯磨法的民主制度,安居策修,自恣检行,半月布萨的反观觉察,无不是戒律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戒律与国情
菩萨戒总括为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称菩萨学处。菩萨戒经有多种译本,但总为顿立。大乘戒则以精神主义,以利益众生为本位。小乘戒重视戒相,带有形式主义。若缺乏般若空性等教理的指导,那么学戒、持戒容易走向教条主义,与人格格不入的偏激思想,有种戒法至上的保守倾向,偏重戒学而轻慧学的缺失。
中国佛教历来以大乘思想而著称,讲心戒,谈的是大乘心地终极真实境界,讲圆顿法门。从南宋以后戒律缺于弘扬,以清规渐渐代替了戒律。
丛林以领袖式的权威地位为管理模式。“法制”管理走向“人制”的色彩。
其实小乘戒确实维护着僧团秩序,保障僧团的清净和合。随着时间,地域不同,更突显“随方毗尼”的精神。
佛教是在印度创立。僧人生活在印度的社会环境中,僧团由小到大,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僧人的接纳与要求。佛陀在这样的环境中而制定戒律,社会完全接受僧人的乞食,不执钱宝,不耕作,不伤草木土地等。
后来佛法流传不同的国土,又如何去适应呢?国土差异,文化民俗不同,制度不同,根性差别。佛法要在一个国土中生存,自然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五分律》的“随方毗尼”,《四分律》的“不违国制”,也能不相违背了。
再者,戒律的羯磨法是共民主制,知事人亦由羯磨法产生。而中国是个特权国制,如历代帝王,乃至家庭以及寺院管理,都是专权制,上级虽听下级的意见,下级向上级报告,决断依然是在上级。如古代有先斩后奏,但一定要奏。
律制是比较刻板的,开、遮、持、犯也在特定范围。若犯缘具足不可言不犯,犯缘不具不可定其犯罪。可是中国文化是比较迂回的阴阳思想,“是”与“不是”,“好”与“不好”有时不确定。有的条例是定死的,但又有变通的规则,常常是“不得不”,“不了了”。
儒家的伦常,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有一定遵循的规则。如臣民不能反逆其皇位,可历史上总是有篡位的皇帝。既已改朝换代,臣民不得不喊“万岁”。
律制的受戒,必须具足多缘,否则判为不得戒,乃至持犯皆是法定的。对于一个接受过性空圆顿教理的学人来说,比较难于理解为何不能融通呢?所以戒律的弘扬有一定的困难。
四、如何看待戒律兴衰
能重视戒律是住持佛法,庄严佛法,僧种延续的根本。
通过对戒律的了解,僧尼二众可如法安住,二部僧受戒的如法进行,安居自恣的如法完成。
中国佛教实际存在大小乘戒兼受的现象。若以大乘三聚净戒的精神,自然包括小乘的摄律仪戒的内容。摄律仪戒中,有护讥嫌的诸多小戒(百众学),就是护众生不令生恼,生谤等过失,那即是摄善法戒之意,同时也是饶益有情的大乘胸怀。
持戒不是躲在象牙塔里自我清净,而不顾佛教之兴衰。时至今日,不能完全恢复佛陀时代,亦无法回到唐宋时期的佛教,但维持佛教的现况,还是需要戒律的庄严。
戒律弘扬不力的原因,主要由客观环境的变迁所致。戒相繁杂,不易明记,畏行弃舍,执理废事,传弘乏人,学持不力。还有从唐宋以后,丛林的兴起,僧制代替了律制,有些相沿成习,无法改变。如传戒多流于形式,为满足某种需求,把神圣的僧种延续当作一种法会承办。一些完全不了解戒律者在操办,无法令新戒生起好乐之心。
以戒为师,戒为共学。以事入理,以理融事,庄严佛教,令法久住为我们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