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常住专栏
    • 寺院简介
    • 寺院动态
    • 常住宗风
    • 堂口执事
    • 平兴图集
    • 联系我们
    • 常住公告
  • 界诠法师
    • 法师简介
    • 法师访谈
    • 法师博客
    • 佛法开示
    • 佛经讲记
    • 法师日记
    • 法师影像
  • 普隐学堂
    • 学堂简介
    • 学堂教务
    • 律部延承
    • 学堂班级
  • 普隐戒坛
    • 戒坛缘起
    • 传戒报道
    • 传戒年表
  • 般若慧海
    • 净土法语
    • 法海文集
    • 祖师轶事
  • 出家之路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投稿邮箱:chujia999@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出家之路 >

生命的意义

时间:2018-12-26来源:平兴寺 作者:无相 点击:次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候还是在十八岁的那年。那时正读高三,也许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或是对单调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种疑问,亦或是往昔多劫的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候还是在十八岁的那年。那时正读高三,也许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或是对单调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种疑问,亦或是往昔多劫的因缘让我对生命产生了思考。
人为什么要如此忙碌而又辛劳呢?是为了求得什么呢?现在考试忙碌是为了上大学,然后毕业后有个好工作,然后多赚点钱,然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然后再为了下一代的求学、工作、娶妻等等而操劳,直至最后碌碌奔忙一生后悄然逝去……这一代又一代无休止的轮回让我对生命产生了怀疑,生命就真的如此枯燥、如此无聊吗?有没有更高一层的生活,让心灵获得自在与安乐呢?又如何才能求得这份自在与安乐?世人为了这副皮囊而心劳形役,为了财色名利而你挣我夺,每天生活在焦躁不安、忧虑之中,心灵备受煎熬,身心越来越麻木,逐渐丧失了生命的美妙,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机器人,一具行尸走肉,最后两手空空,无可奈何而又糊里糊涂地死去。如此颠倒一生,实在是一场噩梦!
“我要醒来!”这是我思索后得出的想法。如何才能做到呢?向古人探索,古圣先贤们必然有出离的方法。
孔子讲过“仁”,老子讲过“道”,孔明先生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意境实在是让人惬意与向往。无奈自己智慧有限,对“仁”与“道”一知半解,难以体解古人的高意。
不觉间几年过去了,一次偶然机会,在一家书店里我发现了一本关于佛法的书。一读之下才知道,佛祖原来也有过对生命的思考----很深很深的思考,并且通过修行已经完全了悟了这个问题。但佛陀并不止于自己觉悟,而是进一步发愿,使所有的众生也都能了悟生命的本质,最终能离苦得乐,获得生命的自在解脱。佛祖的智慧与慈悲深深感染了我。从此对佛法的追求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对世间生活的苦恼与颠倒有了更深的体会。深感人生虚幻,生死无常,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从而生出了更强的出离心。时至2009年,因缘成熟,我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禅寺礼上闻下法师父披剃出家,走上了真正的修行之路。
思佛《遗教经》,以戒为师。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安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楞严经》亦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开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可见戒律是开发智慧,证悟菩提的基础、了生脱死的基石,是佛法长久住世的保证。为报佛恩,出家人皆应学戒持戒。
闻太姥山平兴寺律行精严,戒香远播,学习气氛浓厚,遂来此亲近常住,学习佛法并期望能于此受具足戒并深入研习,最终以证悟菩提,回归生命的本源,并自度以度他。如此才不会空过一生,如此才赋予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 上一篇:寻找修行的斧凿
  • 下一篇:戒律的重要性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福鼎平兴寺@2002-2016
客堂电话:0593-7277186 网站电话:0593-7277346 QQ:772277346 Email:pxs@pxs.cn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4号    闽ICP备11014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