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说了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弥陀四十八愿是我们修持净土法门之所依。修持净土法门最需要注意的是否能往生和如何往生的问题。对四十八愿当中摄受 众生往生的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这三个愿,我们分别讲述了它们各自摄受什么样的众生。我又从《无量寿经》下卷三辈往生经文,并对照《观经》九品往生经 文,论证了三辈往生经文,并对照《观经》九品往生经文,论证了三辈不是九品的上品、中品、下品,而是上品中的上生、中生、下生。我们又对照摄生三愿和三辈 往生的经文,判别上辈是十九愿所摄;中辈是二十愿所摄;下辈是十八愿所摄。
我们这些看法跟特别强调信心至上的日本真宗不同,我们暂时不说日本真宗 的看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只能说日本真宗用他们的观念解释摄生三愿。而我们是依据经文和中国祖师论述的中国化的看法。不过应该指出,日本真宗的这种修 法,也可以往生,而中国人当然有更多的人往生。为什么看法不同而一样往生呢?这很容易理解,佛陀在入灭前,曾经预言他入灭一百年后,他的戒律会分割成五部 律。明明是一个佛陀说的律,一百年之后却分家成为五部律,几乎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甚至到更严重时,分到十八部。但是佛陀受记说:这五部虽然说法不同,但是 皆证得阿罗汉。换言之,佛法唯有佛才能彻底圆满,因为众生不圆满,众生看佛法就有角度、深浅的不同,但是皆能成就。
再比如中国佛法分八个大乘宗派、两个小乘宗派。不管其后来的流传久近如何,它们都是佛法,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对此担忧。虽然解释不同,只要符合佛说的一部分义旨,仍然可得利益。如果解释不同而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佛的意思,那才会有总问题。
我们从中国佛教立场上来看,日本真宗对十八愿的特意推崇基本上无可厚非,可是中国的佛教在说法上有中国的特色。现在给各位稍微说明其主要的差别,也 是今天讲题要说的内容。我们既要把握通途道,即中国佛教传统的修法,可是也不妨他山之石,可以攻错(释:借人之长,治已之短),不妨适当补强一下我们过去 稍微少说的那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一个后代佛弟子应有的体会、应做的工作。古人有古人的因缘,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特殊因缘,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
讲题之所以定为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就是修持的正行和助行,因为对于一个净土行者,常有人问我;到底是专心念佛,什么事都不干呢?还是人情世故或者 是种种布施、持戒也得做一做呢?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我怎样做才对?专心念佛念不来,要做点别的事,有散乱心,又不会念佛了。什么动中念佛、静中念 佛?这样就是说正助当中有一些根本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被净宗行者所谈论。所以我们应该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或看法,给大家一些持平。
昨天我说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意思是说净土法门里头有一种修法是很特别的,而且是快速的,能够让你决定当生成就。为了说明这件事情,必须要对比佛的 本愿。摄生有三愿,特异方便到底是这三愿当中哪一愿?或者哪两愿?是不是三个愿都这样呢?这一定要按本尊的本愿来说,佛有愿,我们受其愿所摄,才能修行 嘛!释迦佛如果没有讲经说法的愿,我们岂不是连出家都不可能,连佛法都不知道。我们今天是在前人的愿心下受益的。如果你们没有共同听经和共住的愿,就没有 共住听经的事。你们能共往,我没有发愿要来,你们也听不成。如果我愿来,愿海法师他不来,也不能听,所以说诸愿和合,才能成就如幻的佛事。发愿一定要发在 一切万行之前。
福鼎平兴寺@2002-2016
客堂电话:0593-7277186 网站电话:0593-7277346 QQ:772277346 Email:pxs@pxs.cn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4号 闽ICP备11014864号